“很高兴能再次回到重庆,正是人民定义并造就了一座城市,重庆人民的热情和活力让人振奋!”9月4日,嘉陵江畔的重庆史迪威博物馆,又迎来几位熟悉的客人,史迪威将军的外曾孙女南希·米尔沃德再度来到重庆,与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史迪威研究中心等中方负责人一道,为新落成的史迪威将军雕像揭幕。
\n新落成的史迪威铜像。记者 谭旭 摄
\n当天,纪念史迪威公路通车80周年活动启动,史迪威将军后代成员来到重庆。2023年,南希夫妇及家族第五代孩子们来渝参加了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此次来渝进一步传承并延续了与重庆的深厚情谊。
\n现场,南希一行为新落成的史迪威将军铜像揭幕。走进史迪威博物馆,就能见到新落成的史迪威铜像——肩背卡宾枪、步伐稳健、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
\n约瑟夫·史迪威,1883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在他长达42年的职业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11年至1944年之间,史迪威曾五次来华,他对中华文化、中国社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是当时美国军界有名的“中国通”。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不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等职。
\n“中国人民从未忘记史迪威将军多年前所做的一切,我们也很高兴能继续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南希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说,中国文化中深植着感恩之情,这一点史迪威家族在过去五代人的经历中深切体会到,很高兴能继续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并践行史迪威将军加强民间交流的遗愿,未来将延续史迪威将军与中国人民的情谊,并将这份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n史迪威将军后代来渝。记者 谭旭 摄
\n当天,南希·米尔沃德还代表父亲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向重庆史迪威博物馆捐赠一批历史资料,史迪威学院负责人曼尼·杜梅向博物馆捐赠“梅里尔抢夺者”突击队首任指挥官弗兰克·梅里尔在二战期间的家书电子件,史迪威研究中心专家唐学锋向博物馆捐赠其收藏的西南大后方抗战国际运输线(中缅公路)邮政原始资料。
\n中外嘉宾还参观了史迪威博物馆,并前往渝中区大田湾小学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
\n重庆史迪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史迪威公路通车80周年,重走史迪威公路活动,将重新拾起中美携手御敌的共同记忆,通过回顾并致敬二战时期中美并肩抗击法西斯这段历史,让这段合作的故事走进更多中美两国人民心里,为强化两国民间互信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n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摄影报道
外盘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