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站上斯特拉斯堡的讲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她的眼神扫过全场,那份决心,几乎是写在脸上的。欧洲这次不打算再搞那些敲敲打打的小动作了,目标明确且震撼:直指俄罗斯那笔被冻结了两年多、将近2000亿欧元的资产本金。
这笔巨款,自2022年战火燃起后,就静静地躺在欧洲各大银行的账户里,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一开始,欧洲内部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像个拧巴的矛盾体。德国、法国这些“老欧洲”核心国顾虑重重,生怕直接没收会捅破国际法的天花板,动摇欧元的信誉根基。
欧洲央行的警告更是声声刺耳,他们反复强调,这种单边主义的强硬做法,会把全球投资者吓跑。今天你能没收俄罗斯的钱,明天谁能保证自己的资产安全?所以两年多来,大家只敢小心翼翼地动用这笔钱产生的利息,每年几十亿欧元,聊胜于无。
这些利息,大部分被G7拿去给乌克兰的500亿美元贷款偿还利息,剩下的一小部分,欧盟则通过欧洲和平基金,转手给乌克兰买武器。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那近2000亿欧元的本金,才是真正能决定战局走向的大头。乌克兰、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早就喊破了喉咙,要求全面没收,但这声音始终未能撼动德法的保守立场。
大西洋对岸的风向变了
真正的转折点,随着特朗普重掌白宫而到来。他那套“美国优先”的论调以及时不时扬言要停掉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表态,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欧洲。大家猛然发现,那个曾经可以依赖的“山姆大叔”,随时可能把梯子抽走,剩下的烂摊子,还得欧洲自己来收拾。
这股压力,瞬间传导到了欧洲各国领导人的案头。那笔曾经不敢碰的俄罗斯资产,一夜之间从“潘多拉魔盒”变成了“救命稻草”。一直持保留意见的德国和法国,态度开始出现微妙的松动。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就公开表态,可以考虑有条件地没收,比如设置一个前提:只要俄罗斯敢违反停火协议,这笔钱就别想拿回去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特朗普会面后,口风也变了。虽然他嘴上依然坚持直接没收不合法,但他话锋一转,暗示这些资金可以作为冲突结束后,谈判桌上一张极其重要的王牌。英国的动作则更快,首相斯塔默在和泽连斯基签完协议后,回到议会就公开宣称,英国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动用这笔资产的本金。他坦言这事儿很复杂,但态度坚决:“我们必须做得更多。”
借钱不还的神仙操作
直接没收的法律和金融风险太大,布鲁塞尔的官僚们不愧是玩规则的顶级高手,他们很快想出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妙招。今年9月,冯德莱恩在年度盟情咨文中,正式抛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新方案:设立一个规模高达1700亿欧元的赔偿贷款,专门用于援助乌克兰。
这个方案最精妙的地方在于,贷款的担保物,正是那笔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具体操作堪称一绝:将目前主要存放在比利时Euroclear清算系统里的那1940亿欧元现金,转换为欧盟发行的零息债券。然后,欧盟用发债筹集到的资金,直接打给乌克兰。
从法律名义上看,这不算“没收”,因为俄罗斯资产的本金还在,只是换了个形式存在。乌克兰拿到的是一笔贷款,理论上未来是要偿还的。但魔鬼恰恰在还款的细节里:乌克兰只有在俄罗斯支付了战争赔款之后,才需要归还这笔贷款。说白了,这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合法”资产转移,把还款的皮球狠狠地踢给了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的世纪追杀令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立刻获得了不少国家的支持。西班牙经济部长盛赞欧盟的“创意”,德国财长也松口表示柏林对此持开放态度。G7财长们也同意加速推进,不过他们还得想办法绕开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个潜在的“拦路虎”,可能会通过组建一个“意愿国家联盟”来共同为这笔贷款提供担保。
欧洲这边算盘打得噼啪响,克里姆林宫那边早已是怒火中烧。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9月15日就通过媒体发出警告,将任何动用俄罗斯资产的行为斥为“纯粹的盗窃”。他甚至撂下狠话,声称俄罗斯将追究每一个参与此事的欧盟国家的责任,“这种追究将是永久性的,直到本世纪末都不会停止”。
莫斯科方面反复强调,此举将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动荡,彻底摧毁国际社会对欧元乃至整个西方金融体系的信任。他们威胁将采取一切法律和非法律手段进行反击,包括对等地没收欧盟在俄罗斯的资产。这种以牙还牙的威胁,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笔者以为
冯德莱恩在讲台上的那番话,与其说是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独立宣言。面对议员们的疑虑,她那句反问振聋发聩:“不拼?难道等着像乌克兰一样挨炸了才哭爹喊娘?!”这背后,是欧洲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焦虑和对未来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思考。
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是亲手开启了一个没人知道底在哪里的金融魔盒。冻结主权国家资产早有先例,但如此大规模地动用其本金来援助第三方,绝对是史无前例。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在眼里,心里难免犯嘀咕:今天可以是俄罗斯,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己?
但对欧洲来说,这或许是一场不得不下的豪赌。在美国援助日益不确定的背景下,欧洲必须自己扛起支持乌克兰的重担。用侵略者的钱来补偿受害者,这在道义上似乎无可指摘。这步棋走得险,也走得异常坚决。这场围绕近2000亿欧元的世纪博弈,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国际法和金融信誉的一场大混战,而欧洲,正试图走出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
外盘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